北林焦点

致敬榜样!北林学子杨乐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关于表彰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决定》,207个集体和1035名个人分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1044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我校博士研究生,现任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杨乐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杨乐是我校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2020级湿地生态学博士研究生。2004年从我校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后,进藏参加工作,2005年3月至今一直从事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的调查监测和研究保护工作。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杨乐不断在高原特色动物资源的调查与保护领域取得新进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展现新作为,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野生动物研究的特殊性,决定了科研人员经常要深入人迹罕至的自然保护区,风餐露宿、陷车抛锚都是家常便饭,杨乐非但不觉辛苦,反而苦中有乐。他常说,这就是他的“心之所选,情之所钟”。他野外调查的足迹已经遍布西藏每一个县,每年行程近2万公里,他用实际行动呵护高原生物多样性,谱写动物保护的新篇章,践行了“把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庄严承诺。

 

 

    坚持守正创新、科学保护,支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作为西藏科研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杨乐担任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子专题科考分队队长和联络人,持续监测青藏高原中南部重要湿地繁殖与越冬的水鸟,带领团队成员共采集鸟类分布数据1000余条,鸟类迁徙数据3万余条,鸟类特征及生境照片1500余张,首次汇编《西藏湿地水鸟名录》,为进一步摸清中亚迁飞区鸟类迁徙通道奠定基础。动物入侵问题已成为危害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问题。杨乐积极助推自治区生物资源与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并主持课题工作,关注外来动物快速鉴定技术标准和外来动物监测技术标准的建立,通过评估外来动物入侵风险,完善区域外来脊椎动物动态监测预警体系。

  

  坚持潜心科研、敬业奉献,投身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黑颈鹤是世界15种鹤类中唯一的高原鹤类,自2007年以来,杨乐对西藏越冬黑颈鹤开展了10余次全区范围的冬季调查,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门提供了详实的黑颈鹤分布数据。同时围绕黑颈鹤的集群模式、警戒行为、人为干扰等课题发表一系列科研文章。他总结规律,揭示藏北有蹄类动物的行为节律和行为适应机制。通过对动物警戒行为、社群行为等因子的分析,增进人们对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的了解,揭示这些珍稀濒危有蹄类动物的行为模式、集群效应及聚群机制,为开展保护管理提供重要科学参考。他查漏补缺,填补多个高原典型生态区生物多样性的本底空白,率领团队成员陆续发现了黑鹳、彩鹮、宝兴鹛雀等10余种鸟类在西藏的新分布,充实了西藏东南山地、藏北湖盆区、雅江河谷等多个地理单元的鸟类多样性资源本底。

  

  坚持学以致用、服务人民,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杨乐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把脉基层,助力乡村振兴。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杨乐赴自治区科技厅驻村点萨迦县扯休乡乃村从事驻村工作,在乃村工作期间,他充分发挥生物学专业的特点和优势,以当地亟需的农业科技为切入点,争取相关经费,陆续推广实施一系列科技推广项目。他积极和村民交朋友,组织社会力量帮助当地贫困家庭和在读学子,理顺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绿色发展思路,推动驻村工作扎实开展,带动当地经济稳定发展。

 


Baidu
map